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计划

通辽肉牛产业分析

时间:2023-07-29 22:05:22
通辽肉牛产业分析[本文共3046字]

通辽是“中国黄牛之乡”,经过近70年发展,全市肉牛存栏达到330万头,居全国地市级首位,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认定为“科尔沁牛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、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核心区,被中国畜牧业学会养牛学分会命名为“中国草原肉牛之都”。

一、基础和优势

围绕加强八大体系建设,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,肉牛种质资源、品种改良、养殖规模、交易数量、品牌价值、服务体系六大指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。

(一)良种繁育推广。与中国农科院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,通过常规育种、基因育种等技术手段,中国西门塔尔牛和科尔沁肉牛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突破。建有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和1个国家级种公牛站,优质种公牛存栏170头,年生产冻精300万支以上;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基因选择指数和肉牛选择指数育种值评估结果,全国前100名种公牛通辽分别占40头和17头,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名。全市现有科尔沁肉牛核心群110头、普通群存栏近90万头,2025年科尔沁肉牛核心群预计达到500头,扩繁群达到500头,普通群达到150万头,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肉用型科尔沁肉牛新品种,填补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空白。建成了市旗镇村四级肉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,现有肉牛良种繁育推广机构141个、技术推广人员3760人、黄牛冷配站点3030个,年冷配母牛105万头以上,改良比例达到96%以上。

(二)饲草料保障。坚持“种青贮,养黄牛”,以种促养、种养结合,2021年全市青贮种植面积490万亩,苜蓿、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 ……此处隐藏2087个字……出短板。据农牧部门统计,我市目前有养牛户14.45万户,其中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、养殖场1396家,养殖规模10头以下5.58万户、占38.6%,小规模分散饲养导致占用场地、人力、物力多,经营效益不高。

三、前景和方向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将以建设国家高质量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引领,以肉牛全身利用为主攻方向,走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养殖、精细化加工、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道路,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优质肉牛产业基地。

(一)推动肉牛养殖扩量提质。全市年玉米产量稳定在170亿斤以上,农作物秸秆180亿斤,青贮玉米200亿斤,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40亿斤。根据饲草牲畜牛和羊承载计算,具有400万头肉牛和500万只羊的承载能力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按照统一牛场设计、统一养殖设施、统一饲养标准、统一程序免疫、统一粪污处理“五统一”模式,稳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,新增肉牛存栏70万头,达到400万头。

(二)着力扩大肉牛育肥规模。针对肉牛育肥短板,强化龙头企业带动,重点发展规模化工厂化育肥,计划扶持10~50头养牛户8.8万户,新建、改扩建千头以上育肥牛场50个,其中万头育肥牛场20个、千头育肥牛场30个,育肥牛年出栏规模达到60万头以上。

(三)大力发展肉牛精深加工。立足现有企业产能释放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实际,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,通过投资建厂或租赁、重组、兼并、收购现有企业等多种途径,扩大肉牛屠宰能力,发展牛肉精深加工,重点推进科尔沁牛业、哈林肉业、邦杰食品、余粮畜业等有意愿的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。积极引进牛骨、牛血、脏器、皮革等牛副产品加工,以及生物制药、特色食材等配套产业项目,大力提升肉牛全身利用水平,补齐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。

《通辽肉牛产业分析[本文共3046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